红牛,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赛车劲旅,最近有点儿水逆。
在中国大奖赛上,他们的当家车手维斯塔潘只拿了个第四名,这成绩,怎么说呢,对于一个世界冠军来说,确实有点儿尴尬。
咱先不说别的,就说这起步,维斯塔潘就跟睡过头了似的,慢了半拍。
然后呢,轮胎又不行了,磨损得比预想的快,一下子就让他落后了。
等换上硬胎,节奏是回来了,可最佳时机也错过了。
用红牛顾问马尔科的话说,就是“第一套中性胎毁掉了比赛”。
当然,一场比赛的失利,不能全怪轮胎。
看看人家迈凯伦,一路高歌猛进;再看看法拉利,在冲刺赛里也赢了。
红牛呢?
除了维斯塔潘苦苦支撑,在制造商积分榜上勉强保住第三,其他方面几乎毫无亮点。
这让人不禁想起去年离开的设计大师纽维。
纽维一走,红牛的赛车研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飘忽不定。
现在,车队要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了,可同一批工程师,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,现在就能解决了?
这有点儿像病急乱投医,让人不太放心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维斯塔潘的情绪。
据说,赛后马尔科、领队霍纳和技术总监瓦赫吵得不可开交。
评论员拉尔夫·舒马赫说,“没人想参加他们接下来的会议”,维斯塔潘的不耐烦也“完全合理”。
其实也难怪维斯塔潘着急。
明年新赛车、新引擎,规则都变了,可现在这辆车,还是纽维留下来的“老古董”,连这都搞不定,以后怎么办?
于是,关于维斯塔潘要跳槽到梅赛德斯的传闻又开始满天飞了。
虽然梅赛德斯领队沃尔夫嘴上说着“我们和现有车手有承诺”,可私底下有没有接触,谁知道呢?
毕竟,能签下维斯塔潘这样的世界冠军,哪个车队不心动?
除了维斯塔潘,红牛的二号车手劳森也让人操碎了心。
在中国站,排位赛垫底,正赛第十五名,这成绩,说难听点儿,就是来打酱油的。
马尔科虽然嘴上说着“一级方程式是竞技体育”,但行动上却毫不含糊:下个日本站,劳森就被小红牛的角田裕毅替换了。
这操作,有点儿像“挥泪斩马谡”,虽然是为了车队好,但对劳森来说,打击可不小。
一个年轻车手,还没怎么施展拳脚,就被打回原形,以后的路还怎么走?
维斯塔潘对这一切也颇有微词。
他希望工程师能造出一辆“不用车手玩命也能赢”的车。
这话听着有点儿狂,但也反映了车手的心声:赛车性能不好,再厉害的车手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所以,红牛现在面临的,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还有团队内部的矛盾、车手的心理波动,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。
曾经的四冠王,如今站在十字路口,前途未卜。
这就像一出精彩的连续剧,剧情跌宕起伏,让人忍不住想问:下一集,红牛会走向何方?
红牛,道阻且长。